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中市聲暉

捐款專區

  • 1.◆郵政劃撥:21286547
      ◆戶名:社團法人台中市聲暉協進會

    2.◆台新銀行(代號812) 南屯分行
      ◆帳號:20541000022205
    社團法人台中市聲暉協進會愛心碼885770社團法台中市聲暉協進會QR-code
    攝影藝術成果展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
:::* 瀏覽位置:首頁 > 新聞分享: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新聞分享:


志朗vs.洪蘭見人見智座談--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 發佈日期:2006-08-19
  • 照片說明文字
    曾志朗vs.洪蘭見人見智座談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長期推動閱讀行動,昨天他在新書「見人見智」的座談中,特別發表「讀書與創意」的專題演講,他認為,閱讀帶來人類的好奇與創新,而且閱讀可以活化人腦,提高思考的能力,更能延長壽命。

    曾志朗說,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人類經過六百多萬年的進展和演化,能與猩猩、猿猴等族群不同,是因某些基因的變異,於是數百萬年來,從可以直立、發聲、創造語言,到走出穴居,追尋更美好的生存地和更多的食物。五、六萬年前開始,人類的大腦更產生對外界美好的創新和保留意念,於在洞穴牆壁留下畫作,四千年前更開始有了文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記錄。

    正因如此,曾志朗說,文字是人類思維的展現,透過閱讀文字,讓人類產生愈來愈多的創新和好奇。科學的研究早已發現,每個人一出生就有一百兆個腦神經,當閱讀進行時,文字的訊息進入大腦前顳葉,經過一連串的接收器,產生類嗎啡作用,讓人產生快樂。而當愈多新的訊息進入時,類嗎啡的接收愈多,快樂的感覺也就愈強烈,這正是閱讀的快樂。

    他還說,人之所以與猩猩猿猴不同,正因腦部多了這塊三角形區域的接收器,常閱讀的人,接收器愈活躍,腦神經元的連結愈多愈密,每天接收很多訊息,便會一直保持活躍;連帶地,久而久之,活化的大腦便會提高理解系統的能力,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愈來愈好,也就是所謂的「變聰明」。

    曾志朗平時積極推廣閱讀,曾有不少做母親擔心的問他:「孩子忙功課、學才藝都沒時間了,閱讀不是又增加孩子的負擔嗎?」他解釋說,其實閱讀增加了大腦的活化和類嗎啡產生,孩子的理解能力會大增,應付功課時便自然能靠理解來記憶,而非死背,對數理科目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更強,這比花大錢去補習或上才藝都要有用。

    他還說,閱讀對健康也有助益,從閱讀中可以產生多想像,那些想像力會不斷運動和刺激我們的神經,讓大腦「growing up and up」;但如果不閱讀,大腦很容易萎縮,尤其當人老時,味覺、視覺、聽覺都變弱,腦部再不多接收訊息,就將只是「growing old」。 【2006-08-21/聯合晚報/10版/寰宇話題】

    曾志朗說閱讀:閱讀使人變聰明
    當文字訊息進入大腦前顳葉 產生類嗎啡作用 讓人快樂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和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夫婦,長期關心台灣的教育、教養,並推動全民閱讀。他們最近聯手出版新書「見人見智」,昨天更破天荒地首度同台座談,以科學教養的觀點,發表對家庭教育、多元學習和增加創造力的看法。

    昨天這場由天下文化舉辦的「見人見智專題演講」,在富邦講堂展開,超過四百名父母親及老師齊聚一堂,共同關切下一代的教養。演講並由大眾電腦和富邦藝術基金會合辦,本報負責媒體合作。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富邦藝術基金會翁美慧執行長,昨天更宣布認購一千冊「見人見智」,捐給偏遠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及更多慈善用途。

    天下文化表示,曾志朗與洪蘭的新書取名「見人見智」,指的是兩人看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面向,曾志朗見「人」,洪蘭見「智」,表面上不同,但核心觀念相同,是一份希望國家不向下沈淪的期盼。

    洪蘭在書中評論當前教育政策:「現在流行的四不一沒有是:老師不會教,學生不快樂,家長不放心,政府不負責,畢業沒有頭路。」她堅持,孩子是國家向上的希望,在權力鬥爭、未來混沌不明的社會中,教育不能被犧牲。

    昨天的現場演講,曾志朗暢談如何從「閱讀」激發孩子創造力,洪蘭則以大腦運作的科學實驗,提出現代父母對於教育的錯誤觀念,夫婦兩人還在現場展開精彩對談,暢談自己對閱讀、對教育、對台灣社會的心情,並分享他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引起四百多位觀眾的熱烈迴響。 【2006-08-21/聯合晚報/10版/寰宇話題】

    洪蘭談大腦:大腦開發 最好用愛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昨天發表「大腦與學習」的專題演講。她用科學的方法,解釋大腦的活化和人的成長,也強調為人父母者,應從孩子一出生便重視孩子的腦部成長,但要開發和活化孩子的大腦。不是上才藝班、上大腦開發班,而是父母的愛、陪伴和引領孩子閱讀。

    洪蘭長年推動親職教育理念,她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教導父母如何正確教養小孩。昨天演講一開始,她指出,模仿是學習的開始,人類大腦的成長來自後天環境和先天基因的交互影響,人會在環境中模仿,例如國父紀念館有憲兵踢正步,小孩便跟在後頭學踢腿;而家庭更是一個人出生後最早的學習環境,父母的行為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

    幼年若沒安全感 將影響一生發展

    她說,50年代外國曾以猴子實驗發現,實驗室裡剛出生的幼猴選擇以一條絨布為母親,時時依賴,即使牠要離開絨布去喝奶時,也一定一腿勾著絨布不放。幼兒也一樣,安全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感受,影響他們大腦的發展,也難怪幼兒跟著媽媽出門,一定會緊抓母親裙擺。

    孩子幼年如果沒有安全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洪蘭說,科學研究早已證實,受虐的小猴子腦神經嚴重萎縮,只要食用少量的安非他命,就會發狂。同樣的,人類如果幼年時期受虐,大腦神經發展不健全,成長後的人格易出現問題,例如神經質、敏感,見到別人微笑就當人家冷笑,易出現自衛反應和攻擊行為。正因此,洪蘭語重心長的呼籲父母,如果我們現在忽略孩子的安全感,一個受虐兒10年、20年後,就會要變成社會的問題,社會要付出成本。

    洪蘭也說,幼兒成長到12個月大時,腦神經的連結已較緊密,坊間很多補習班、業者總是大力向父母鼓吹要給孩子聽各種錄音帶,刺激孩子腦部發展,才能「潛能開發」,但其實這些刺激「過猶不及」,孩子根本受不了。

    孩子最好的玩具 是同齡玩伴

    她認為,孩子最好的玩具是同年齡的玩伴,尤其孩子之間的遊戲,是孩子發揮想像力的最好機會;常常幾個石頭、木塊,甚至手指頭,就能讓孩子變出各種花樣,樂不可支。所以何不讓孩子多遊戲,才是讓孩子培養想像力、人際關係、領袖魅力的一大關鍵。

    她也鼓勵父母不要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她說,好奇心是人類成長進步的動力。最後,她也告訴父母,孩子好奇時,如果父母回答不出來,千萬別叫他「明天去學校問老師」,何不告訴孩子「我們一起來找答案」,帶著孩子去查書、查資料,和孩子一起成長,才不致當孩子長大後,頂嘴回一句「你什麼都不懂!」 --【2006-08-21/聯合晚報/10版/寰宇話題】

    你見人、我見智 ---洪蘭、曾志朗共譜大腦、心智交響曲
    洪蘭、曾志朗明天下午舉行‘見人見智’專題演講座談。可至天下文化網站報名www.bookzone.com.tw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是國內知名的科學、教育和教養專家夫婦檔。這本書是兩人首度聯手出書,對家庭與教育、多元智慧、閱讀等許多議題提出看法。「見仁見智」原指對同一事情,每個人看法各異;而洪蘭與曾志朗的「見人見智」,則代表不同的思考和寫作面向。

    這對科學夫妻以輕鬆、理性的筆調,兼顧人文的感性抒發,共譜一部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

    黑白的滋味

    今夏去湘西旅遊,發現湖南人真能吃辣,一天三餐都有辣椒:青椒炒紅椒、大辣椒炒小辣椒,讓我們不敢吃辣的無處下箸。有一次去參觀土家少數民族的村落,他們以當地的佳餚招待,我們只能淺嚐即止,所以桌上剩了很多菜,當主人去外面送客時,兩隻花貓立刻跳上桌大吃起來,我們因為從來不知道貓也吃辣,所以看得目瞪口呆。

    其實想想不應該覺得稀奇,貓吃的是主人的剩飯菜,假如主人吃辣,牠能不吃辣嗎?我很好奇的倒是吃辣的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外人看起來痛苦不堪,為什麼全世界竟然有這麼多的民族吃辣。

    現在科學的研究知道辣椒會辣主要是因為「辣素」(capsaicin)這個化學物質,它會刺激鼻子和嘴巴的神經,所以吃辣時常會流鼻涕。溼熱地方的人都喜歡吃辣是因為溼熱氣候細菌容易生長,辣素可以防腐,它可以抑制脂肪氧化;所以川菜、湘菜都是多辣多鹽,因為鹽也可以防腐。在沒有冰箱的古代,這個吃辣是演化出來保命的。

    另一個原因是吃辣會流汗,幫助身體散熱。還有一個原因比較有爭議性,有人認為辣得很痛苦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endorphins),它是大腦的嗎啡,就像慢跑的人一定要跑到肌肉痛,腦內啡出來後才過癮,所以吃辣也會上癮,有人沒辣椒吃不下飯。南方的孩子很小就敢吃辣,因為味道可以透過胎盤進入子宮,影響胎兒的偏好,所以愛吃辣的母親生下的孩子也愛吃辣。現在很多人呼籲從小給孩子吃各種的蔬菜可以避免長大後偏食,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自懷孕時就開始了。

    「香從辛裡得,甜向苦中來」

    其實味覺是個很重要的感官,但是它的重要性都被視覺和聽覺蓋過去了,鮮少被人注意。我們嘴裡大約有二千到五千個味蕾,分布在口腔、喉嚨和舌頭邊緣上(舌頭中間是沒有味蕾的)。它與嗅覺有很大的關係,百分之七十五的味覺來自嗅覺,所以假如重傷風鼻塞,就不必上館子,反正吃了也不知味。

    動物中,雞的味蕾最少,只有二十四個,所以雞最不挑食,隨便餵它吃什麼牠都不在意。鯰魚的味覺神經細胞最多,十七萬五千個,大多數在身體外面,牠不必張嘴就知道那個東西好不好吃,不像我們得去試吃才知道。

    剛去美國時,看到日本店都把菜單上的菜用塑膠做的魚蝦擺出來放在櫥窗中給客人看,我很好奇,人又不是鯰魚,沒有試吃,只憑外表,怎能決定好不好吃?

    中國人說:「香從辛裡得,甜向苦中來」,是有道理的,我們的感覺神經如果一直刺激便會不敏感,所以「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般來說,一個味道連續吃一分鐘後敏感度會降低(所以中國人是吃飯配菜,每口飯配不同的菜,永遠保持味覺的敏感度,不像外國人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味覺會疲勞),但是辛辣會強化感官的刺激,覺得胃口大開,同時辣素分解後有香草成分在內,所以說「香從辛裡得」。至於「甜向苦中來」是因為鹽可抑制苦,不苦就甜了,所以調味最主要是鹽,稍稍一點鹽便能增加食物的味道。

    味覺並非非黑即白,其實人生也不是非黑即白,感官的感覺尤其是比較得來的,沒有絕對的甘苦。如果自然界都沒有絕對的黑白,為什麼我們一直要朝二分法走去,把國家推向分裂的邊緣呢? --【2006-08-19/聯合晚報/14版/喜讀】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