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變發生的因素
- 發佈日期:2011-01-29
- 以病變發生的因素而言,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
先天性耳聾
凡是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就已發生的聽力障礙,統稱為先天性耳聾。先天性耳聾大部分屬於感音性耳聾。
傳音性耳聾發生的原因: 小耳畸型、外耳道閉鎖、中耳、聽小骨異常。
感音性耳聾發生的原因: (1).遺傳因素:基因和染色體異常,只有此類會造成遺傳。
(2).孕期因素:懷孕時,因母體感染或服用藥物而影響到胎兒。
(3).產期因素:因生產時或產後幾天內發生病變所造成。例如:早產、
新生兒缺氧或黃疸過高。
註:雖然先天性耳聾的原因很多,但因新生兒篩檢工作不普及,大部分病例查不出有何明顯病因或關聯。
後天性耳聾
後天性聽力障礙發生因素以傳染病源導致感音性耳聾較多,例如:內耳炎、聽神經炎、耳毒性藥物性聾或遲緩表現出來的遺傳性聾等。
傳音性耳聾發生的原因: 中耳積水又稱漿液性耳炎,發生原因多為感冒、挖耳多、游泳時耳多進水等,另外有顎裂、蒙古症或腦性痲痺小孩比一般正常小孩更容易罹患傳音性聽力障礙。
感音性耳聾發生的原因: (1).常見的傳染性病源:
a.新生嬰幼兒時期感染腦膜炎病毒。
b.後天性梅毒進入內耳神經系統破壞功能。
c.腮腺炎耳聾:冬春期流行性耳下腮腺炎,發病情況嚴重時易發
併發症,高比例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2).常見的耳功能失調:
a.梅尼爾氏症:淋巴腺於耳內積水過量,發生陣發性眩暈症、前庭神經炎,會導致頭昏、耳鳴或失聰。
b.耳蝸耳硬化症:屬於漸進性感音性聽力障礙,經由長期給予氟化納治療可以穩定病情。
c.身體免疫性感音性耳聾:由於對自身的構造,可能是內耳的某種成分產生抗體,因抗原體反應所致的耳聾。
(3).其它:
a.聽力減退:老化之自然生理現象,由內耳毛細胞神經退化所致。
b.聽神瘤:屬良性瘤,多數從第八對神經平衡部分長出,由於腫瘤的壓迫,會先導致內生雜音或聽力減退,然後依其生長方向決定各種併發症,例如:向內併發水腦症、向外造成顏面痲痺等。
c.顏面神經病變:顏面神經約有一萬兩千神經纖維。如果半數以上神經纖維受損或斷裂,會發生顏面歪斜、不能閉眼,亦會影響到聽力。病變原因很多,有病毒(痲疹病毒)、外傷(中耳手術、顳骨骨折)、發炎(中耳炎)及各種腫瘤等。
-
-
|